网络投资诈骗背后的“割韭菜”现象
观察家
对于投资者来说,应将“投资有风险、千万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作为自身投资铁律,才能避免“盲目进场、被套被宰、急于脱困、寻求赚钱秘方、再度被宰”的恶性循环。
2017年底,股民陈明军接到一个理财师的电话,随即加了微信,被拉进了一个理财群。起初,陈明军在这位理财师指导下小有收益。后来,理财师给出“炒股不赚钱、炒期货赚大钱”的建议,陈明军进了一个投资平台,短短20天内亏掉近29万元。
有此遭遇的不只陈明军一人。报道称,以“炒期货”“炒现货”为名的虚假网络投资诈骗案件近年来处于高发态势。在2015年公安机关的专项行动中,全国25个省、区、市打掉网络投资诈骗公司133家,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2000余名,冻结涉案赃款1.3亿元。
有这么多骗子,必然有数量更为庞大的受害者。而这类诈骗之所以能实现精准诈骗,在于涉嫌诈骗平台的公司掌握了投资人的个人信息,通过电话营销,骗子们诱导受害者进入微信群,建立信任关系,并把受害者一步步引入陷阱。
这就是网络投资诈骗背后的“割韭菜”现象。被诱骗进入微信群的投资者,往往存在理性辨识能力偏弱、又急于通过股票等赚钱的心理。这些人普遍缺乏炒股所需知识,其中部分人把赚快钱当做唯一目标,这些人也就是俗称的“投资小白”,缺乏专业性,容易被骗子所诱导。
投资者成为网络诈骗“韭菜”的第一步,则是盲目进入股市后,总是倾向于相信所谓的赚钱秘方,比如内幕消息、比如追捧别人口中的潜力股,而如此行为获得的最大可能是亏损。他们又总想着早日摆脱亏损,任何“理财大师”的出现都如同救星,成为其想一把抓住的救命稻草。
但是,投资者成为“韭菜”,绝不只是自身人性弱点所致,而是其本就脆弱的权益被任意宰割。他们的信息被轻易泄露,无非是拥有信息的相关渠道,在客户信息保障机制上严重缺失,甚至为了蝇头小利廉价倒卖投资者信息,导致投资者一轮又一轮地被“割韭菜”。
付出一点点成本就能获取投资者信息的网络投资诈骗公司,通过“带你发财”的虚假承诺利诱他们,将其导入到精心设计的微信群中,构建封闭式人际关系圈,具有诈骗技巧的骗子冒充理财师,不断兜售发财秘诀,而群里其他人往往是与陈明军抱着同样心理的投资者。于是,在骗子的高回报承诺下,本就缺乏专业知识和能力储备的投资者心理防线很快沦陷,悲剧就此发生。
此类网络投资诈骗往往具备几个共同特征:低门槛,无论男女老少,只要你愿意就能进入微信群;对于入群投资者只谈高收益,无任何风险提示;骗子往往提供所谓的成功案例示范,告诉投资者别人这么做已经赚到大钱,形成强烈的心理刺激;当投资者最终抵御不住骗子的欺诈而选择投资,却没有与骗子签订正规投资合同,自然也就没有任何可以制约骗子行为的事先防范举措。
对于网络投资诈骗的打击效果,取决于公安机关和其他职能部门的联动执法,从根源上形成责任倒查和追究链条,包括投资者信息从哪个环节泄露、网络平台对于微信群的信息监控机制何以失效等,都要追本溯源,对相关责任人予以严惩。就此方面而言,在网络信息安全和公民隐私保护上,各界都尚有太多功课要做。对于层出不穷的线下“投资公司”,也要加强准入监管,不能让骗子轻易成功注册企业、租个办公室就开张揽客。
对于投资者来说,应将“投资有风险、千万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作为自身投资铁律,才能避免“盲目进场、被套被宰、急于脱困、寻求赚钱秘方、再度被宰”的恶性循环,不要成为骗子眼中最好割的“韭菜”。这道理适用于任何投资领域,包括对自身人生的投资。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