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10日电 (王庆凯)2018年中国有181.35万户企业注销,平均每3.69户企业进入市场,就有1户企业通过注销退出,这其中批发和零售业注销数量最多,达67.39万户,占比接近四成。
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马正其10日在中国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上述数字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抽样统计监测得到的超70%的企业活跃度是吻合的,也充分说明目前企业通过注销退出市场的渠道是畅通的。“整个市场‘新陈代谢’率保持在一个正常稳定的水平。”
统计数据显示,商事制度改革实施以来,随着进入市场的主体量逐年攀升,注销企业数量也较改革前有所增长。2014年至2018年,年度注销企业数量分别为50.59万、78.84万、97.46万、124.35万和181.35万。
据马正其介绍,2018年注销数量最多的五个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达67.39万户、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达27.09万户、制造业达17.43万户、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达12.50万户、建筑业达10.26万户,分别占注销总量的37.2%、14.9%、9.6%、6.9%和5.7%。
据调查,社会反映的企业“注销难”主要集中在提交材料繁多、办事流程复杂、全程耗时较长、缺乏办事指南、“一次性告知”制度落实不到位等。
马正其认为,企业“注销难”的主要原因,一是企业经营通常会形成较为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客观上导致注销程序相对复杂。二是随着社会诚信体系不断完善,受到部门联合惩戒限制的大量“非正常户”企业需要花费较多时间解决遗留问题,造成了其自身注销环节多、耗时长;同时,各部门间协同联动也存在不足。下一步,中国将通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规范企业依法办理注销。(完)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