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网》张伟
一直以来,医美都是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
在黑猫投诉平台,输入“医美”二字,显示结果近1400条。投诉项目包括:医美分期、产品价格混乱、服务项目缩水、网购拒不发货、医疗事故草菅人命等。投诉对象涉及美容整形机构、网络放贷平台、医美线上线下商家等。
黑猫投诉显示的“医美”搜索结果1.png
相关部门也在持续加强对医美乱象的治理。据公开报道,从2022年9月开始,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最高人民法院等11个部门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了针对医疗美容行业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行动。
央视2月播出的《焦点访谈》节目指出,医美行业近些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在市场快速扩张的同时,也催生了诸如虚假宣传、假货频现、价格欺诈等违法违规问题,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可见,医疗美容行业也需要“整容”。
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投资者网》特别推出“聚焦3·15”专题,对各行业投诉集中或伤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进行梳理和剖析,以期帮助消费者避开“雷区”。
医美乱象的典型案例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规定,医疗美容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达到美化改善人们的容貌、体形等目的。
近几年,随着大众对医美接受度的提高,医疗美容行业快速扩张,但由于国内医美行业处于野蛮生长阶段,缺乏足够的规范和制约标准,导致非法开展医美活动、虚假宣传、假冒伪劣、手术失误等乱象频发,相关违法违规的案例也不断增多。
据中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网披露,湖北省潜江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调查发现,熊某某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情况下,在其开办的生活美容场所内多次开展医疗美容服务,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的规定。2022年10月,潜江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依法对当事人作出没收药品器械、罚款28万元的行政处罚。
中国质量网发布的信息显示,浙江省杭州市市场监管局网络巡查发现,杭州她妍电子商务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在直播过程中涉嫌发布违法广告,相关广告内容均未经过广告审查机关审查,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规定。2022年11月,杭州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当事人作出罚没53.96万元的行政处罚。
另据海南媒体报道,海南博鳌莱富凯尔医学中心有限公司在未获得相应授权或者合作的情况下,通过其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医学中心与英国牛津大学和日本东京大学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合作,拥有国内外良好的医生资源,满足客户的各种医疗需求”等内容,涉嫌虚假宣传。2023年2月,琼海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依法对当事人作出罚款20万元的行政处罚。
中国消费者协会的数据显示,2015年到2022年,每年有关医美行业的投诉案例从483件增至近万件。根据投诉数据分析,当前医疗美容主要存在非法行医、超范围经营、产品渠道不明、使用假货山寨设备、模糊定价违规收费等问题。
医美分期贷款的AB面
据黑猫投诉平台的大数据分析显示,各种医美乱象中,医美分期的问题尤为突出。
黑猫投诉平台2023年2月1日发布的一个投诉案例显示,一家名为“惠虹医美贷”的平台,利息过高不能协商。投诉者称,本金13500多,还了9期(12500多),疫情期间,资金出问题,逾期了立马被曝通讯录,现在借款合同又被转给催债公司。
而像这种涉及高额利息的医美贷投诉,在黑猫投诉平台比比皆是。
医美贷投诉案例截图2.png
网贷行业资深从业人士王强(化名)表示,医美贷以前本来也是一种常见的贷款。一方面医美贷降低了消费门槛,让更多爱美人士开始花很少的钱就能接受医美服务,客观上助推了医美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不少医美贷平台已经忘了初心,从医美费用衍生出更高的贷款利息,让不少爱美人士最终承担较重的债务。
央视也曾曝光医美贷款的“美丽陷阱”。据报道,来自广东的李某,从某短视频平台上看到一个名为“白博士”的祛痘广告后怦然心动,被引流到线下后,在“专业美容顾问”的推销下,消费两个套餐,分别价值11000元和9500元。
同时,在“专业美容顾问”的建议下,李某对这两笔消费做了分期,11000元分为12期,每期需还款1040.16元;9500元也分12期,每期需还款896.17元。经测算后发现,李某这两笔消费最终需要还款23232元,年化利率接近24%。
据王强介绍,医美贷产品的利息一般都在年化24%左右。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民间借贷的年化利率法定上限为14.8%、信用卡借款的年化利率为18%。所以,医美贷的利率普遍高于民间借贷,也高于信用卡。
有大数据平台的用户画像显示,目前医美贷的目标人群大多在20岁左右,收入能力有限,容易冲动消费。王强认为,一些美容机构联合放贷平台把医美贷推销给经济承受能力有限的年轻借款人,不仅加重了TA们的债务负担,也对医美行业的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还有观点表示,目前短视频平台的大数据营销、算法推荐机制加上低价诱导引流,也给了医美贷发展的空间。之前也有专家呼吁,短视频平台应加强对医美贷相关信息发布的监管,严格审核发布内容,以维护短视频用户的合法权益。
各地监管效果显著
事实上,相关主管部门一直在开展对医美乱象的监管工作。
公开信息显示,从2022年9月开始,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最高人民法院等11个部门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了针对医疗美容行业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行动。受此指引,各省市部门也开展了针对医美乱象的的整治工作,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据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官方公众号通报,2022年,浙江省卫生健康委主动出击、高压严打,依托专项整治、数字监管、社会监督等合成作战,共查处医疗美容机构违法案件近500起,罚没款600多万元;查处非法医疗美容案件500多件,罚没款3000多万元,保障了民众就医安全和身体健康。
重庆市市场监管局2月23日发布的通报信息显示,自2022年9月以来共查处荣昌区刘某某非医师行医案、重庆恩美医院管理有限公司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医疗美容活动案等医美违法活动多起。重庆市市场监管局表示,还将对与医疗美容相关的药品、医疗器械产品生产等企业(含网络销售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切实加强对医疗美容行业的全链条全环节监管。
重庆市针对医美乱象的整治公告3.png
2月20日和28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连续发布两批涉医疗美容的违法违规案例,案由涉及诈骗罪、集资诈骗罪、强迫交易罪、非法行医罪等。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表示,将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依法严惩发生在医疗美容领域中的各类犯罪,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推动医疗美容行业规范健康发展的司法实践。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广告监管司相关负责人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自2022年年9月开始的专项治理行动以来,目前已取得比较明显的进展和成效,下一步还将继续结合专项治理的重点任务,加大对医美违法犯罪行为的查处力度,刹住行业乱象。
乱象不停,监管不止。也有媒体呼吁消费者应从自身角度出发,尽量不给医美乱象发展的空间。
人民网就曾发表社评表示,医疗美容只是一种医疗技术手段,再好的技术也只是起到改善作用。消费者不要被“外貌焦虑”绑架,要接受不够完美但最真实的自己,自信会让自己变得更美丽。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每一位爱美人士都需要理性看待自己的医美需求,审慎做出医美决策。(思维财经出品)■
延伸阅读:
医美行业乱象丛生:一针维C包装成“美容针”卖23万
医美行业乱象引关注 别让微整形变成“危整形”